熱門:

2014年12月19日

范禮泉 宏觀遠瞻

亞洲基建需求大 籌資宜發債

亞洲新興市場要避過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須為下一階段增長創造根基,即發展基建項目。在發展初期,勞動力從農業流向工業,平均可為經濟帶來四倍的增值貢獻。亞洲至今的驚人增長大部分都是靠這種一次性的勞動力轉移實現的,但快速的工業化帶來的巨大收益開始下降。如亞洲要繼續走向繁榮,就必須設法提高生產力並鼓勵發展新型經濟活動。

目前,基礎建設的不足可能是對新興市場中期發展的最大障礙,生產與投資活動均因此受阻:若電力供應得不到保證,商人就不會願意投資大型生產設施;如果道路狀況欠佳,倉庫設施不足,農作物運抵市場前就已經腐爛變質,亦不會有農民願意改良農田。

持續繁榮須發展新型經濟

除了香港、新加坡與日本等個別情況之外,亞洲區內都面臨着一個嚴峻的問題。賓大世界表(Penn World Tables)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勞工人均資本存量是中國的5倍以上,相比印度更高出14倍, 而亞洲區內基建投資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正逐年下降。

基建投資能把生產力持續增長與工業化這一對新舊增長引擎連接起來。道路、港口、發電站、水利設施及鐵路方面的投資在短期內能提高總需求,在中期內又能營造靈活兼具成本效益的營商環境,幫助製造業及高產農業發揮潛力,推動長遠經濟增長。

現在的首要任務是加快基建項目的進度,以及消除瓶頸,建立運作透明、結構良好的項目,從而最大限度提升目前投資的效率及成效。在一個健全和可預計的監管環境下,可保證投資者基建項目不會在建設期間突然取消或擱置,為基建項目帶來得益。

然而,即使做到這一點,基建投資仍然面臨兩大相互關聯的挑戰:建造什麼設施,以及如何支付建設費用。

雖然基本的基建需求在發展初期較易確定,但是市場機制遲早會成為最有效的資本配置方式,促使資金集中到最具經濟效益的基建項目。

過去,基建項目一直是由政府出資,儘管政府仍會擔任重要角色,但以往模式存在着固有的缺陷。

首先,政府缺乏所需的人力及財政資源:我們預計,亞洲在未來15年,單是城市化就需要投資11萬億美元發展的基建投資。

短期內,流動性良好的亞洲銀行市場與出口信貸機構及多邊機構合作,能夠提供大量具有成本效益的融資。然而,所需的資金規模將隨着時間逐漸變大,因此必須另覓融資來源,才可防止基建項目出現資金缺口。

要大規模調動私人資本為新興市場下一階段發展作準備,實非易事。資金是有的——我們估計亞洲(日本除外)的金融財富總值就已經超過50萬億美元。不過,亞洲債券市場雖然在1997年至1998年金融危機後急速發展,但仍然缺乏必要的深度、流動性及法律保障,以致未能為區內的基建項目吸引所需投資,亦無法作為一個可促進亞洲存款轉化為投資的有效機制。

決策者、監管機構及市場參與者主要透過亞洲債券市場計劃,合力發展區內債券市場,但是成果不會立刻見到。我們預期資本市場融資最初將傾向於風險較低的現有項目,讓銀行融資能夠重新投放於新建開發項目。

多邊機構將發揮關鍵作用。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傳統機構及新開發銀行(又稱金磚開發銀行)和擬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新機構,都沒有足夠資金獨力填補基建融資缺口。但是這些機構可以憑藉其信譽,為當地實體發行的基建債券提供擔保,從而調動亞洲資本以推動亞洲經濟發展。

多邊機構擔保發行基建債券

發行當地貨幣計價的基建債券,並由大型多邊機構提供大額擔保,可謂一舉多得:既可以籌得修建道路、橋樑及發電站所需的資金,又可以創造更具深度、流動性更佳的債券市場,私營企業可利用此市場籌集資金,投資於改善基建後所帶來的新增長機遇;亦可以消除潛在的貨幣及期限錯配風險,又可以為亞洲的老年化人口提供更多安全可靠的長線投資選擇。

所有基建方案的第二大關鍵就是透過公私營部門合作,利用私營企業的能力及信譽,為私人投資者提供可靠及可依法強制執行的長期回報,這種合作可增進公共利益,為整個社會帶來更廣泛的利益。

亞洲經濟聯繫的發展比其交通網絡的發展更快。因此,亞洲需要對區內各地間的道路、鐵路及港口進行升級,改善交通網絡,加強製造商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繋。區域性銀行、多邊融資機構及東盟和南亞區域合作聯盟等機構可以透過促進監管標準化,以及設計適用於各個市場的融資結構,協助推動亞洲基建發展。

基礎設施不足,會阻礙亞洲實現持續強勁增長的目標,但若處理得當,反而可為一系列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將資源集中至高速公路、電網及港口興建項目的金融與法律架構,將會繼續為改善基礎設施提供資金,帶來新一輪的經濟增長。

作者為滙豐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亞太區主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