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1月17日

李海潮 金池光影

香港玩完 ?

香港接二連三發生銅鑼灣書店、DQ議員、驅逐外國記者馬凱等「突兀」事件後,惹來美國國會和國務院出招,以香港法治和自由遭破壞為由,考慮重新檢視本港「獨立關稅區」地位。一眾高官和部分建制派第一時間跳出來嚴詞駁斥,形容指控「失實」、「抹黑」、「詆毀」,可是口號式的謾罵不但無補於事,更隨時令情勢惡化。究竟身處中美冷戰夾縫中的香港,該如何自處求存?

二次世界大戰時北歐小國芬蘭面對的形勢,與今天的香港有七分相似。該國地理上處於蘇聯與德國之間,兩大強國一旦開戰,坐擁進出波羅的海要塞的芬蘭無疑是必爭之地,令該國無可避免捲入戰爭漩渦。

芬蘭求存之道:左右逢源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芬蘭原本被沙俄統治,1917年俄國爆發「10月革命」變天,芬蘭宣布獨立,實行西方議會民主制度,跟奉行共產主義的蘇聯關係惡劣,加上蘇聯第二大城市列寧格勒(聖彼得堡)和該國只有數十公里距離,俄人視之為心腹大患,是故1939年德蘇甫撕毀互不侵犯條約,蘇軍第一時間向芬蘭發動猛烈進攻,芬蘭士兵負隅頑抗仍是節節失利,被迫簽訂屈辱條約求和。

直至德國展開巴巴羅薩(Barbarossa)行動,長驅直入蘇聯,芬蘭為了光復故土,遂跟納粹德軍攜手,形勢一度大好。雖然芬蘭最終「押錯注」,隨德國1945年戰敗投降落得賠款割地收場,惟因整個過程中顯露出「為自衞抗敵」,深獲西方同情,因此成為少數逃過被蘇聯吞併的波羅的海國家,得以保持西方民主制度和自由市場經濟。

邵力競在《亂世領袖學 邱吉爾二戰英雄記》分析,芬蘭生存之道在於當權者審時度勢,因應情況變化,在不同處境中為國家爭取最大利益。戰後美蘇冷戰,芬蘭始終保持中立,不狹隘地只看自己,而是放眼全球局勢,同時與美國為首的北約及蘇聯牽頭的華沙集團保持經貿往來。「傳媒表現成熟克制,避免刺激蘇共政權」,並很有耐心地等到蘇聯解體後才加入歐盟,令該國避過類似越南和北韓淪為「東西陣營角力的犧牲品」。

芬蘭從未「跟車太貼」得以幸存,另一個可借鑑的歷史案例是19世紀的《東南互保條約》。事緣慈禧太后迷信「刀槍不入」的義和團能打敗西洋堅船利炮,縱容暴民濫殺外國傳教士,又發飆向八國宣戰,結果激起國際公憤,英、美、法、日等8個國家組成聯合大軍壓境。

慈禧亂開戰 李鴻章抗命

當時推動洋務運動的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等東南督撫,眼見慈禧不但詞窮理屈,而且不自量力,於是託詞義和團「矯詔」脅迫朝廷頒下「亂命」,私自與列強訂立和平條約,令中國東南部多年來的經濟改革成果免受戰火浩劫。後來慈禧亦沒有追究,更對這班「漢幫」加倍重用。

民粹不是好東西,可惜歷來政壇總是充斥着「尋租者、逐利客」,機會主義者為求短期政治利益,不惜火上加油,甚至「逢君之惡」,把民眾推向苦難深淵。無論美國今次是否玩針對,但正如本港商界代表警告,一旦美國動真格取消香港獨立關稅區地位,視之為內地一個城市,香港就「玩完」。

化解錯綜複雜的國際問題不能靠民粹主導,更應效法芬蘭和李鴻章等深謀遠慮,見招拆招,平心靜氣向國際游說,重新證明香港回歸後享有的自由法治不變,否則香港不幸喪失獨立關稅區地位,勢必在這場中美博弈中淪為過河卒,屆時出口受創,進口成本上升,營商環境轉差,市民飯碗不保,股樓不冧才怪。長遠而言亦會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失去利用價值。天佑香港!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