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7月13日

盧安迪 自由的國度

非法移民豈能理直氣壯

近月,美國政府對非法入境者採取「零容忍」政策,不少非法入境者對拘留期間被迫與子女分離,引起大量抗議。雖然我也認為可以改為把父母與子女一起羈押(詳見下文),但很多人之所以對此事有這麼激烈的反應,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們覺得非法入境美國不是什麼大問題,甚至不是問題。

控制語言 限制思想

為什麼這樣說呢?假設一個成年人犯了傷人罪或搶劫罪而被拘留或監禁。如果不能為他的未成年子女找到其他監護人,該等子女便會由政府安排暫時收留,以致骨肉分離。但從來沒有人批評這些情況是不人道:如果人們不想骨肉分離,只要不犯罪就可以了。由此可見,人們之所以覺得非法移民與子女分離是特別有問題,歸根究柢是因為他們覺得非法移民跟傷人、搶劫等罪行屬不同性質。

有人認為非法入境者只是在行使他們的「遷徙自由」,但這個說法對「自由」一詞的使用過於隨意和鬆散(loose)。事實上,自由的意思就是產權:每個人有權控制自己的財產。沒有人有權未經批准而踏上別人的私有物業。在政府把部分土地闢為「公有」用途的前提下,其營運規則也應由當地居民以「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決定(詳見去年我的〈自由意志主義國際觀〉一文)。綜上所述,非法移民是一種侵權行為,就如傷人和搶劫也是侵犯別人的身體和財產。

固然,在非法移民的情況,違法之徒通常不會長期坐牢,而是被短暫拘留、待執法部門完成相關手續後便被遣返。在這個短暫的時間裏,或許讓他們跟子女在一起是較好的。但更宏觀和根深柢固的問題是,經過左翼主導的輿論幾十年來的推動,很多美國人已經覺得非法移民是一件理直氣壯的事情。

在一些美國左翼人士眼中,illegal immigrant和illegal alien是毀謗性詞語【註1】,我們只能說undocumented immigrant,因為no human being is illegal——儘管他們確實做了違反的事!

他們也喜歡用「追夢者」(Dreamers)來形容小時候被父母非法帶入美國的人士。但「追夢」不能成為侵犯產權的藉口。如果我被人迷暈後拋棄在你家裏,我醒來後可否說「我要住在這裏追夢」而賴死不走?有人認為這些人當年非法入境不是他們自己的過錯,所以現在不應被遞解。但正如湯瑪斯.索維爾(Thomas Sowell)所說:「難道世界上每個沒有犯錯的人都有權住在美國嗎?如果不是,為什麼這些非法移民的子女有這個權利?」

值得注意的是,歐美左翼人士對非法移民的熱枕往往只局限於自己的國家,以及其他西方國家。美國約有過千萬非法人口,日本則只有幾萬。歐美左翼人士經常聲稱反對非法移民是「不人道」和「種族歧視」,但我從來沒有聽過人們批評日本「不人道」或「種族歧視」。

拋棄法治 反客為主

大眾的思想往往是教育系統的下游產物。南加州大學教授Alicia Chavez禁止學生在考試中使用illegal immigrant一詞,要求他們改用undocumented immigrant。

至於華盛頓州Keene-Riverview Elementary School則有老師因為分享如何聯絡美國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舉報偷渡者的資料,而被停職處分,因為此舉對偷渡者「有冒犯性」(offensive)。

北卡羅萊納州一間中學,發現有學生在畢業紀念冊上表達支持建立邊境圍牆的觀點後,把所有紀念冊回收,刪去該段言論後重印(邊境圍牆只是堵截非法移民,而非阻撓合法移民)。

美國不少大學,包括常春藤的哥倫比亞、康奈爾、賓州大學等等,都自告奮勇成為收留非法移民的「庇護校園」(sanctuary campuses)【註2】。身為公立大學的馬里蘭州大學,設立了一個專為照顧非法移民學生的職位;麻省的Hampshire College更設立了一個只有非法移民才可申請的獎學金。

可幸的是,也有一些學校敢於抵抗左翼人士的壓力,堅持法治。例如哈佛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均明言拒絕成為「庇護校園」。其中普林斯頓大學校長Christopher Eisgruber解釋道:「法律顧問告訴我,成為『庇護校園』的做法沒有法律基礎。作為一個憲法學者,我同意這個判斷,並認為這個判斷體現了我國其中一個最基本的原則:法治。」這番話實在擲地有聲。

盧安迪  史丹福大學經濟學系博士生

註1:例見Charles Garcia,Why 'illegal immigrant' is a slur, CNN(2012)。

註2:根據我的前述原則,每間大學應有權決定什麼人可在校內逗留,但非法移民在到達校園的路程中,已經過了他們無權進入的地方,所以仍屬侵權。

 

 

(編者按:盧安迪著作《自由的國度2──STEM教育與美國》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