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1月23日

劉勵超 天圓地方

被忽略的個體戶

日前筆者在澳洲悉尼街頭漫步,無意中看到一幅推廣小商戶行動的宣傳海報, 鼓勵市民多些光顧其居住或工作社區內的小商戶如麵包店、士多、㗎啡室、餐廳及美容院等,支持發展小區經濟,有感而發,與讀者們分享。

該項名為Shop Small(意譯「幫襯小商戶」)的行動,由一間國際性的信用卡公司舉辦,消費者於本月使用該公司的信用卡參加該行動的商戶(僱員少於20人及營業額低於200萬澳元)單一交易簽賬滿20澳元(約120港元)或以上,便可獲信用卡公司回贈10元在任何參與的小商戶消費,以5次回贈及首10萬張登記參加的信用卡為上限。

行動開始不旋踵已因反應熱烈須封頂結束,信用卡公司呼籲持卡人本着支持小區經濟的精神,就算沒有「着數」也繼續光顧小商戶。

地產商改變店舖經營模式

個體戶經營的小商戶在香港經濟起飛時代有過輝煌日子,甚至對草根階層的社會上流也有貢獻。今天的社會領袖;商界翹楚、政府高官,其中不乏靠父母租俗稱「地舖」搞街坊小生意(英美稱此類商店為mom and pop stores),例如茶餐室、雜貨店、文具店、涼茶舖、影樓及裁縫舖等,才能有經濟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繼而發展事業,得以向社會上流。

時移世易,過去半個世紀,城市發展模式起了重大變化,舊區重建促使單棟私人樓陸續被大型私人屋苑取代,地舖供應日漸減少。

另一方面,地產商藉其擁有土地業權之優勢,發展大型購物商場、超級市場和連鎖店,改變了市民消費的習慣和模式;加上市道暢旺時瘋狂加租逼走個體戶,導致這類小商戶日漸式微。

今天香港主要街道兩旁的地舖租戶,無論是經營吃喝、衣履、雜貨、藥物、家庭用品、美容,大部分都是集團直接或特許經營的連鎖店。有心扶助商界「弱勢族群」的朋友,恐怕要花點精神到後街或是較舊的區域如深水埗和土瓜灣尋找個體戶的小商店。

本來是個體戶大本營的公共屋邨商場, 也因大業主的商業決定「升呢」,商戶組合逐漸向私人商場看齊。有趣的是,近年有年輕人逆流而上,三五知己一起創業開小商戶,結合個人興趣與事業,賺錢雖然重要,但追夢更重要。這些小商戶例如小餐館、糕餅店、工藝品首飾店等,算是為小商戶帶來一股清風,不過它們的顧客對象亦並非只限該區街坊,能否帶動本土經濟增長亦是未知數。

政府對中小企的支援,主要對象是製造和高端服務行業,以及創新科技與創意產業的初創公司,不見得對構成本土經濟核心的商戶,特別是個體戶有何針對性的措施。個體戶最大開支可能是舖租,對於無力租用昂貴居住或工作空間的市民,今屆政府搞了幾個新意思,包括「社會共享房屋」和「青年共享空間」,減輕他們的財政負擔,但小商戶卻沒有類似的政府措施扶持,大概政府認為小商戶是牟利生意,政府補貼他們賺錢說不過去;政府亦不願意重行租務管制,則被認為這會導致業主寧可丟空舖位,減少市場供應,反令舖租居高不下。今年《施政報告》建議把企業首200萬元利潤的利得稅率減半,對盈利額不高的小商戶,總算是一個安慰獎吧?

劉勵超  地政總署前署長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