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8月18日

程介明 教育評論

科舉.勤奮.競爭

前幾周論及教育中的文化因素,認為科舉是華人社會教育文化的關鍵源頭。列舉了科舉的一些特點:考試為本、讀書為上、不論出身、崇尚苦讀、相信後天、講究適應、外在驅動、揣摩上意、公私融合等。讀者也許還可以有其他的觀察。以下的觀察,講的是華人社會──兩岸四地與星、馬及世界各地的華人社會──但是大部分也適用於韓、日、越幾個「筷子社會」,不過為了論述方便,就集中探討華人社會。

以上是分析性地把科舉的特點分拆開來。現實中,科舉的影響是總體性的,是以上許多方面融化在一起的。也就是說,這些方面是一個文化的許多側面,是互為因果的許多元素;而每一個側面都不是獨立的。比如說,因為不論出身,又有顯著的公、私獎賞,才有遍及性的社會上升慾望,驅動幾乎是全社會疲於但仍樂於參與考試。因為大家都理解考試的成敗,不論出身、不論先天,因此講究的是後天的勤奮與對上意的迎合。這種種元素,是不可分割的。

科舉影響 盤根錯節

對於後世(也就是今天)來說,科舉的影響之所以深遠,也是因為這許多元素盤根錯節,緊密地交織一起,渾成一體,因而難以從任何單一的角度去突破。

綜合起來,科舉造成一些深層的文化特點,但是也可以說,科舉文化受着更深層的民族文化的支撐和孵育;又或者說,科舉的影響與更加深層的文化相輔相成,難辨因果。

其中一個引起其他社會注目的,是「勤奮」。外國人往往留意東亞人的「工作狂」(workaholic),並非說其他文化的人就不勤奮,比如說,所謂「美國夢」,主要還是靠勤奮。「工作狂」的意思,是過分的勤奮,是不顧一切的勤奮。

幾乎在所有社會,勤奮都是美德,大概沒有一個社會會崇尚懶惰的,但是在東亞社會,勤奮是常規,要求每一個人都要非常勤奮;不勤奮是罪過,那不是每一個社會的意識。1970年代日本的戰後崛起,1980年代的「四小龍」奇兵突現,到最近30年中國的經濟猛進,人家都說是與這些民族的勤奮有關。

中國人也經常以勤奮而自豪。近年常有機會到外地,或則是專業活動,或則是私人旅遊,都經常會感到其他文化對勤奮的不同觀念,有時候是工作效率,有時候是生活節奏,有時候是服務風格,有時候是人員配備的眾寡,有時候是學校氣氛的鬆緊……等等,莫不感到在華人社會,勤奮,是非常突出的、與眾不同的文化、期望與假設,在國際競爭的大環境下,就佔了優勢。

就教育而言,勤奮文化直接影響教師和學生的生活。OECD關於教師與教學狀態調查(TELIS),華、韓、日地區的教師,工作時間遠遠超過其他地區,教師工作到晚飯以後才回家是平常事。教師的勤奮,是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教師工作量超重,還有其他教師角色的因素,以後再論)。

勤奮文化 國際優勢

學校的生活,總是排得滿滿的,學生課後回家的生活,也因為家課而排得滿滿的,其潛在的理由,就是要學生不懶惰。古代是門生挑燈苦讀,現代的版本是連夜趕做家課,其中一個潛在的心態是,學生晚上也要勤奮;家長也希望學校有充實的家課,否則學生就會懶下來。學生學業成績不佳,在英、美,家長會詢問教師有何對策;傳統的華人學校就咬定一定是學生懶惰,不夠勤奮。

在香港,這種情形正在不斷轉變。不少小學開始研究和實施減少家課,或者為學生設計比較生動活潑的家庭學習活動;在中國內地,社會的呼聲和政府的政策,都是「減負」,即減輕學生負擔。然而,純粹的消極減輕,不能解決社會文化的「勤奮」期望。這裏面牽涉到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的鼓勵與保護、學生主動學習的空間創造等等。不削弱勤奮的文化傳統,而又能夠塑造主動學習的下一代,這也許是華人社會教育須要面對的莫大挑戰。

「勤奮」的背後是「競爭」。競爭,也是在華人社會支撐勤奮的重要因素。費孝通說的「差距格局」,也像中根千枝說的「縱社會」,由於開宗名義鼓勵社會流動,人人都被鼓勵往上爬升,因此「攀比」也是一種重要的社會文化。每個人都像生活在一把扶梯上面,需要無止境地向上爬。

競爭意識 優劣互見

記得1980年代在荷蘭訪問許多學校,大開眼界的是,教育部門明令不准在學校生活中引入競爭,一班學生裏面,不准排名次,不准說一名學生在本班屬於較好還是較差;說只能讓學生與自己比,例如說學生自己進步還是退步,又或者說學生哪一個方面比其他方面強。筆者開始時覺得匪夷所思,因為我們的學校裏面,競爭意識無孔不入,但荷蘭當時提倡的觀念卻好像一面鏡子,看到了我們自己的文化特點。

我們的學校,不只是允許競爭,而且是提倡競爭、鼓勵競爭、擁抱競爭。到香港的學校,一進校門往往能看到擺滿獎盃、獎旗、獎狀的大型玻璃櫃,展示這所學校贏得的各式獎項,外國朋友來參觀,無不驚嘆;驚嘆的,不只是這所學校得獎之多,而是香港竟然有如此多的競賽。實際上,大多數學校都能展示大量的競賽成績。說明香港的確有很多很多的校際比賽,而且也是推動學校各項學習活動(尤其是課外活動)的重要平台。

如何對待競爭,也許是中華民族須要面對的另一個挑戰,不過因為是文化,大家生活其中而不知不覺。香港的學校和教師,相對於其他的「筷子社會」,對於競爭是比較敏感的,他們都會說,競爭有良性有惡性。有些學校,校內的確是瀰漫着所謂惡性的競爭,同學之間,明爭暗鬥;學業成績、體育比賽、音樂表演,為了爭名銜、爭風頭、爭排位,可以鬧出許許多多不愉快的場面。不過這樣的學校,雖然出名,到底是極少數,筆者拿來說明問題而已;但是也有學校過分重視比賽,把得獎當成辦學成就,師生為參加競賽而疲於奔命。

這裏面,還有一個華人社會「表」與「裏」關係的問題。我們一定聽過許許多多古代科舉狀元的故事,講的都是如何苦讀,如何專研先賢學問,可有誰聽過有哪位狀元的論文又有什麼出色之處?絕無僅有!因為那是不重要的,名列金榜才是最重要的。

筆者沒有能耐進入古代「名、實」的討論,但是科舉重視的,是「功名」,是如何表達和表現自己,如何討得考官的歡心,概念上不是自己有多少「真材實料」。或者說,在科舉的情景下,「真材實料」就是引經據典,寫好文章,名列金榜,文章的內容是什麼?有什麼精采之處?有什麼出眾的學問?並非門生追求的,也並非考官期望的。

「功名」這兩個字,說明古代的門生追求的是名銜,而不是真正的學問。這與上周論及華人社會的學生主要靠外在驅動,是同意問題的不同側面。

這種情形,香港有不少學校已經努力改革,情況可喜。也許是香港是東西文化交滙的寶地,因此對於文化有關的元素,比較敏感而開放;而在「校本模式」之下,學校也較有空間各自作出改革,但要得到家長和社會的支援,還需要一段漫長的路。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