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6月28日

回歸20年

花旗盧韋柏:外資行定位要清晰
中資同業帶來新客源 反利銀行業

在回歸中國之前,香港金融業一向由外資銀行主導,中資銀行很多時只扮演旁觀者的角色。不過,時移世易,中資行在回歸後積極發展,已擁有足以挑戰外資行地位的能力。作為外資行,花旗在港扎根長達115年,在香港回歸後,要面對愈來愈激烈的競爭;然而,花旗香港及澳門區行長盧韋柏仍然歡迎中資行來港,因為它們有助銀行發展出更清晰的定位,同時帶來更多客戶。

近年銀行業競爭較以往更加激烈,盧韋柏直言「搵錢難咗」,原因並非單純對手增多,宏觀經濟條件及監管問題反而更為關鍵。他稱,自金融海嘯爆發後,低息環境導致淨息差收窄,不論外資行還是中資行,經營情況均變得艱難。除了盈利能力受壓,近年反洗錢等監管條例愈趨嚴格,「除咗做銀行之外,我哋仲同各監管合力做警察」,使成本大幅增加。

突顯強項 環球網絡展實力

隨着中資行步步進逼,被問到外資行的影響力是否日漸被削弱時,盧韋柏卻認為外資行的定位會因中資行進入市場而更加清晰。他解釋,有競爭是好事,銀行不可再像以往般參與所有產品,反而要聚焦發展自己有優勢的產品。以花旗為例,花旗不會在借貸業務上與中資行競爭,因為價格一定不及對方有優勢,但對於有區域化及國際化願景的客戶而言,花旗的環球網絡便可大派用場。

此外,中資行會帶來很多內地客戶,當客戶來到香港後,面對市面上各類選擇,便會挑選適合自己的銀行,這亦有助推升花旗的生意。盧韋柏透露,花旗今年首5個月已進行了13宗涉及金融機構的債務資本市場(DCM)交易,當中大部分為中資客。

盧韋柏認為,只要外資銀行有清晰的目標市場,做自己強項的產品,「而家反而仲好做咗」。不過,他強調,若銀行沒有清晰定位,便很容易被對手侵蝕。

談到香港的定位,盧韋柏指出,香港一直定位為中國的門戶,這個角色在過去20年做得很好,尤其受惠內地改革開放, 香港順勢融入內地市場。他建議香港未來要進一步與中國市場融合,但不代表要放棄原有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只要法制及稅制不變,人才願意留下,香港作為聯繫人的角色將會愈做愈好。

過去20年,香港人均GDP每年複合增長約3.5%,銀行業增長速度更優於此水平。展望未來,盧韋柏對香港財經業未來發展仍然樂觀,相信銀行業的增長有望跑贏GDP;相比之下,他反而擔憂香港經濟可能停滯不前。

籲少爭拗 信林鄭重建和諧

他慨嘆香港經常「為拗而拗,有好多應該要做的事冇做到」,例如港珠澳大橋遲遲未能完工,如果社會未來不能和諧發展,不單是財經界,整個社會亦要付出代價。

新一屆政府快將上場,盧韋柏有信心新任特首林鄭月娥可打破社會不和諧的局面,期望她可以解決民生、經濟及與內地接軌等問題。

採訪、撰文︰謝智聰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