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5月20日

傅惠賢 理財方略

推動公共年金計劃 教育更重要

前幾天,筆者一位長輩朋友在言談間提及近期炙手可熱的公共年金計劃:「政府推出的年金每年回報率只有3厘多,一點也不吸引,我們何不買公用股?收息比年金好多了!」這個看法就像在說「債券派息太低了,何不買股票?」一樣,說明他不太了解年金的功用。與此同時,也道出不少香港市民在理財上的通病,就是只重視回報。

退休金多寡存變數

香港男士及女士的預期壽命分別為81及87歲,冠絕全球。這些數字在往後的日子還有向上的趨勢。換句話說,十多二十年後,我們的平均預期壽命可能已經穿越90歲大關。正因如此,我們更要好好想一想,辛苦累積的退休金應該何去何從,如何為自己提供源源不絕及足夠的現金流,才可安享晚年。

據筆者經驗所見,不少「老友記」往往於退休後在理財上面對兩個疑慮。一是不確定擁有的財富能否支持自己的生活到終老,比方說,一位投資取向非常保守的婆婆今天65歲了,除了自住物業外,手上持有300萬元退休金。假設她預期壽命87歲及把積蓄全數放進銀行作存款,她可以每月拿取約1.1萬元作生活費到終老,而退休金將於88歲那天耗盡。但這個算式中包含太多不確定性:銀行存款利率多少?通脹又會是什麼水平?萬一婆婆比預期中長壽又怎辦?充滿不確定性的晚年又怎能令人安享晚年?

第二個是關於投資回報的疑慮。一位伯伯退休前一直有投資的習慣,也打算退休後把投資衍生出來的定期收入作退休日常生活之用,例如股息、債息、物業租金收入等等。這個只取金蛋而不殺鵝的做法固然了得,但是倘若股災重臨,樓市崩盤,又或者租務遇上棘手問題而影響收入,又該怎麼辦?

增了解提升接受度

年金的出現正正就是用來解決以上所提及的問題,無奈不少長者在了解不多的情況下,不會貿然進場。香港按揭證券公司於明年中推出「終身年金計劃」由外滙基金管理。

根據計劃,65歲或以上香港市民可投保5萬至100萬元,視乎性別,投保100萬元預計每年可獲得約7萬元的固定年金。這個又名「公共年金」的計劃由政府做主導。假設長者退休後有一筆退休金或積蓄,可選擇把現金投入由政府管理的計劃投資滾存,每月收取固定現金兼獲得終生保障,猶如自製「終身長俸」。

事實上,年金產品在私營市場上已經推出多年,產品內容也挺全面,可是市場滲透率卻是出奇地低。根據保監處資料顯示,去年香港整體人壽保險逾1800億元的新造保費裏,年金所佔的比重2%也不到。這次公共年金計劃由政府牽頭推動,無疑會增加年金市場在銀髮一族間的接受程度。雖然不少人認為是次推出市場的公共年金計劃還有很多需要優化之處,但筆者相信當中的教育意味更為重要。

作者為康宏理財營銷策略及業務拓展總監,為信報/信網撰文,與讀者分享理財心得。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