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5月17日

紀曉風 獨眼香江

壓力大尋短見 31%小學生高風險

從幼兒園升上多姿多采的小學生活,小一本應是最快樂的年紀,卻竟有小一生稱壓力大不想活。學童自殺問題備受關注,明愛與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去年訪問逾900位中小學生,發現分別有31%的高小學生及40%初中學生有潛在自殺傾向。調查分析指出,學生面對升中、適應新社交圈子等轉變時,較易出現情緒困擾,當感到無助或認為自己是他人負擔時,自殺風險會較高,建議提升學生的快樂感及面對困境的能力。

為解決學童自殺問題,賽馬會撥款2100萬元,與香港明愛、生命熱線及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等機構合作,提供情緒輔導活動,去年起預計3年內有8000多名學生、家長、老師及義工參與,當中500名學童和家長可獲情緒輔導。

張太是其中一位受惠家長,育有兩子女。現就讀小二的女兒去年小一時,已向她表示「讀書好辛苦,我都唔想做人」,令張太大驚,不知所措;由於兒子情緒亦不穩定,不時發脾氣,令張太情緒也時刻繃緊,她形容3人的關係「冇好過」。

輔導機構助紓家長焦慮

為改善日漸惡化的親子關係,張太今年3月主動參加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的家長工作坊,學習輔導技巧。張太說,工作坊讓她明白「要處理子女的情緒問題,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她坦言自己以往只專注子女學業,忽略了他們情緒需要;自從參加工作坊後,協助子女溫書時會制訂合理的溫習計劃,免給他們太大壓力。

張太亦學會在子女的輔導過程中,不應否定他們的情緒,「之前囡囡游泳比賽輸咗,以前的我會同佢講『輸不需要不開心』,但現在我會跟她講『我明白你現在不開心』。」至於囝囝,張太會一改責罵和命令的口吻,轉為認同他的情緒;兒子現亦會向她放開心扉,母子關係逐漸改善。

城大去年9月至10月進行訪問調查,向2間小學的小五及小六生共449人,及4間中學464名中一生,合共913名學童,了解他們的潛在自殺傾向。研究按焦慮鬱結、家庭困境、自殺意念3個類別,來量度兒童自殺的潛在可能,學生得11分或以上會被列為潛在個案,結果分別有31%的小學生及40%中學生為潛在個案,比例偏高。

是次調查亦發現,在單親家庭成長或中一學生的自殺風險相對高,估計與學童升讀中一時需適應新社交圈子、踏入青春期後生理狀況改變等因素有關。黎玉晶稱,臨近考試季節,學童輕生風險亦相對高,她提醒學童若有失眠、食慾不振、經常焦慮及心情低落等情況,應向父母、老師或社工求助,並建議家長要保持同理心,多與子女溝通,給予關懷及支援。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