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月14日

江麗芬 政局筆記

讓特首選舉自由跑

距離3月26日特首選舉只餘兩個多月,按「常理」選情早該有點頭緒,但今屆跟過往不同,有意參選者既非個個正式開展選舉工程,各選委也顯得不知所措,不知該提名誰。

一切皆因中央目前仍然未發出明確的指示,讓選委「肯定」下任特首是誰。當然,路邊社消息滿天飛,「紅燈、綠燈」高高掛起,惟恐有意參選者或「聰明」的選委看漏眼,沒有把握歸邊的機會。12月9日之前,建制派也曾一致吹捧梁振英必定參選、兼且必定連任,但之後的所謂「權威」消息有多權威,再沒人敢百分百肯定。

中央對下任特首人選的態度含糊,原是一樁「好事」。這是香港行政長官選舉,即使特首當選以後還須得到中央任命、即使港澳辦主任王光亞開出愛國愛港、中央信任、有管治能力、港人擁護這四項條件,但大家相信「愛國愛港」與「中央信任」才最重要。不過,特首選舉畢竟香港人是主要持份者,如果北京尊重港人和「一國兩制」,港人的意見也該佔一定份量,或至少應該讓港人有機會表達對下任特首的看法,讓特區政府和北京聽一聽,那才算王道。

路邊社消息太多

可惜,不少有權有票的建制派選委似乎對這選舉新情況「水土不服」,表現得不知如何是好。更令人不安的是,正值此混沌時刻,冒出不少疑真疑假的訊息——先有曾俊華與曾鈺成「雙曾」遇着「紅燈」;過去一個月則從西環傳出北京屬意林鄭出任下任行政長官,令選舉還沒正式開始,一切便似已成為定局,令這場選舉變得虛假、沒有意義,也衝擊「一國兩制」。

當然,有建制派真心相信,中央慣例是不會讓特首選舉失控,定必對下任特首人選有決定。只是不少港人更希望這場選舉有點競爭,至少讓參選人可以闡述自己的立場,爭取社會支持,讓本來選民基礎薄弱的特首選舉也做得「好好睇睇」。

事實上,今次特首選舉,隨着梁振英宣布不再競逐連任後,社會確是抒了一口氣,希望香港可漸漸走回正軌,而這場特首選舉也可拾回多一點文明。今次的參選人或疑似參選人,均為公眾認識且有豐富的公務經驗,由他們辯論公共管治理念和政策、或法治等與特首職務有關的議題,相信也有一定價值。

今次兩位辭職司長亦是今次選舉的焦點。兩人過往的言論和表現令人相信他們不論在公共財政、社會福利、管治作風等,有着不同的價值觀。

就像曾俊華出任財政司司長期間,先後多次提及香港的財政須為長遠未來作出打算,又指人口老化致令勞動人口比例下跌,經濟增長動力放緩,政府收入減少而公共開支愈來愈大,香港公共財政壓力必然日漸沉重,須為未來籌謀。

不過,曾出任社會福利署長的林鄭月娥,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人口老化問題被誇大;又認為下一代長者經濟能力較佳,要領取福利的人數較少,不要把老人家問題說得那麼嚴重。曾俊華任內的表現似乎是守住香港財政穩健;林鄭則對於成功推出貧窮線、讓社會福利開支有所增長,感到欣慰。

讓參選人面對公眾

至於管治作風方面,曾俊華一直予人較輕鬆、較包容的印象,跟林鄭的嚴肅甚至嚴厲,截然不同。這亦引申至面對不同政見者時,人們相信曾俊華會比較願意聽取不同意見,建制派以外還包括民主派的看法,這亦是泛民主派較接受曾俊華的原因;公眾尤其是年輕人亦較願意支持曾俊華這樣的建制人物。

至於林鄭月娥,她過往處理爭議項目尤其是推動政改的表現,往往令人感覺是不大喜歡甚至是厭惡那些反對聲音,其硬朗作風雖然得到建制派拍掌稱好,但也令民主派中人,包括跟她相識多年的舊友,也覺得有着距離;社會上政見立場傾向民主派的、或年輕人,普遍對她抗拒。

兩司若有機會比較高下,可讓社會更具體地思考香港的管治方向,例如在公共財政與社會福利開支上如何取捨或如何找到平衡,如何在政治上採取寬容還是強硬取態;同時,也可讓社會就兩種方向作一個表態。

可惜,特首選舉尚未正式開始,「紅燈、綠燈」、「欽點」等等不同的政治訊息一直天花亂墜,令港人眼花繚亂、選委心緒難寧,也進一步減低市民對這場選舉和「一國兩制」的信任,那才是最令人感到不值。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