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4月15日

高天佑 新聞點評

香港經濟小心「三期疊加」

上周談到香港身處冰火兩重天,一方面「自由行」經濟效應消減,另一方面「北水南下」刺激股市興旺,構成中期經濟及社會最為關鍵的兩大趨勢,筆者今天將進一步分析其影響。

總的來說,股市狂牛雖有助創造就業及財富效應,抵銷旅遊業倒退的負面影響,但效果僅屬短暫;令人擔心的是,香港將在一兩年內面對「三期疊加」的困境。

三大不利階段撞正 痛苦加劇

「三期疊加」一詞源自內地官方,意指中國經濟現正面臨「增長速度換檔期」+「結構轉型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大不利階段湊巧地集合在一起,難免會帶來很大痛苦,需要及早部署應付。此詞也適用於目前的香港,但指的是「自由行經濟谷底期」+「股市狂牛效應消退期」+「樓價見頂暨美國開始加息期」。

先講「自由行」經濟,筆者向來認為,值得擔心的並非「一周一行」收緊對民間水貨活動的打擊,因為民間水貨活動從來都是低增值的經濟,對就業及社會財富的效益有限;相反,減少這些活動有助緩解居民困擾及中港矛盾,對社會整體上利大於弊。

真正需要擔心的,是在內地逐步降低關稅、設立自貿區及開放跨境網購之下,香港作為免稅港的優勢正日益消減。

本港奢侈品及高端消費市道自去年起顯著放緩,除了人所共知的內地反貪因素外,亦由於內地人有愈來愈多渠道買到免稅或低稅的奢侈品,不必再專程來港選購。

增開放自由行城市吸貴客

這批人並非即日來回的水貨客,而是中高端旅客,以往通常每年坐飛機來港掃貨幾次,並會住若干晚酒店,期間還有其他消費,對經濟的效益可能是水貨客的十倍以上。

但可來港的「自由行」城市自2007年以來未見增加,一直維持在49個,當地中高端居民很多已來過香港不止一次,而他們現在若想慳錢,可直接從免稅店或跨境電商購物;如果豪奢一點,甚至可直接飛到東京、巴黎或倫敦買個痛快,沒什麼誘因重遊香江。

正因如此,筆者認為在打擊水貨客的同時,應該進一步開放「自由行」城市,以吸引更多省市的「新客」;並須落實「一小時生活圈」概念,藉以服務廣東省逾億人口當中的「貴客」。

然而這兩招都是高難度政治動作,必須凝聚民意才可實行,以現今港府的政治能量,等於mission impossible。

短期而言,港股壯旺有助創造就業及財富效應,恰好抵銷「自由行」經濟下跌的影響。但股市的特色是「牛短熊長」,嚴格來說,港股最近三次牛市(1997、2000及2007年)皆不超過兩年,何況,隨着智能手機等資訊科技發達,將令股市的周期更加「短癮」;再加上這次港股牛市是由「北水」帶動,而內地股民比本港及國際投資者更熱衷於一窩蜂短炒。

故筆者對這次牛市的「高度」(即指數最高位置)相當樂觀,對其「長度」(持續時間)則很有保留。

萬一這輪牛市在一兩年內戛然而終,甚至掉頭倒插(升得愈高、愈急,也跌得愈痛),便會造成「負財富效應」,屆時再加上「自由行」經濟如預期般墜進谷底,港人又再面對一場歡喜一場空的痛苦現實。

住宅牛市恐見頂轉勢

有機會造成「負財富效應」的還有樓價,本地樓市見頂幾已是共識,問題只在於何時開始回落及下跌的幅度和速度。

無論聯儲局主席耶倫如何拖延,美國最遲也會在明年開始加息,再加上香港住宅供應逐步增加(預料在三四年內有7.4萬伙新樓供應),很可能是樓價轉勢的觸發點。

眼下香港仍算歌舞昇平,一方面港股狂牛初臨,同時樓價普遍處於歷史高位,令通街都是千萬富翁,失業率也長期偏低。但大家必須清醒地看到,上述三大因素很可能在一兩年內集中顯現,故曰「三期疊加」,意味經濟的低潮就在不遠處;無論個人、企業或港府,都切忌沉醉於眼前好景,必須居安思危、固本培元,並趁內地大城市能量未充分爆發前探尋新的出路。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