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7月3日

John Mauldin 前沿思考

富裕階層拒消費 美今年難滅衰退

過去10年,經濟專家埋首分析下一波經濟衰退何時來襲,終在過去兩個月找到答案。美國民間機構國家經濟研究所(NBER)旗下商業周期測定委員會(Business Cycle Dating Committee,簡稱BCDC)在6月8日發表報告,指出美國每月經濟活動在2020年2月見頂,以季度計算,在2019年第四季達到高峰。一切盛極而衰,目前陷入經濟衰退。

根據BCDC的定義,經濟衰退指整個經濟體系的經濟活動大幅減弱,生產力、就業率等指標明顯暴跌;衰退往往在經濟活動攀上巔峰後顯現,到經濟活動跌到谷底後告終。但BCDC認為,受新冠肺炎及抗疫措施影響,這次經濟衰退的特徵及動態(dynamic)有別於過往。

筆者曾預言全球將再遇上信貸危機,次貸風暴引發2008年金融海嘯,這次「震央」將落在企業債券市場,因為聯儲局奉行寬鬆貨幣政策,很多企業把槓桿運用到極限。

裁員潮仍未休止

儘管企業債務問題仍然嚴峻,筆者萬料不到疫情帶來獨特危機,出現供應與需求主導的經濟衰退,尤其當局下達封城令,人人憂慮受感染,服務業供應幾乎在一夜間枯竭,然後消費需求崩潰,服務業僱員紛紛失業。手頭寬裕的消費者眼見經濟不景,開始拚命儲錢,進一步削減需求。

吾友經濟學家布羅克(Woody Brock)比較歷年經濟衰退,發現傳統經濟衰退有一貫模式:銀行收緊信貸或央行加息等因素往往是「罪魁禍首」,加上銷售下滑,引發經濟「地震」,導致商業活動收縮。企業難以融資保持營運,陸續倒閉裁員,失業工人不願消費,以上連串問題拖垮經濟,於是經濟衰退來臨。

布羅克直言,這次衰退「震央」看來源自疫情失控及封城限制。但數據顯示,各國政府實施抗疫限制前數周,零售及服務業已呈現門市客流量急跌,憂慮員工及顧客受傳染,就算當局未下達封城令,商家也自行暫停營業,導致商業活動收縮,觸發經濟衰退。

他表示,製造業與農業在1980年代前主宰經濟,目前改由服務業帶動經濟,創造大量就業職位,貢獻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很高。服務業突然停擺,恍如導彈直搗經濟弱點,引發災難後果。

此外,布羅克分析傳統經濟衰退,察覺經濟剛剛爆發「地震」,失業率必隨之攀升,消費意欲轉差,但兩者不會同時出現。隨着經濟開始復甦,失業率也將會見頂。

然而,他估計這次衰退帶來的苦難只是剛剛開始,由於消費者留家避疫,跟顧客面對面接觸的服務行業突然停業,失業率冷不防飆升至過往經濟衰退難以想像的地步。服務業大地震,波及採礦、汽車製造等非服務領域,引發傳統經濟衰退。儘管政府經濟紓困方案出台,大量企業仍然捱不住,必須削減成本和裁員,甚至最終倒閉。即使經濟漸露曙光,裁員潮仍未休止。

單在裁員潮初期,美國便有超過3200萬人失去生計,預計到裁員潮的後期,再有數百萬人加入失業大軍。布羅克坦言,裁員潮不斷,對消費信心帶來的衝擊難以估量,預計消費開支勢將進一步下挫,跌至過往聞所未聞的地步,重挫經營信心,嚴重打擊投資意欲。在這種夾雜傳統的新型經濟衰退肆虐下,GDP增長率及就業率將繼續插水,下跌速度勢超越歷來經濟衰退。

現金僅流入銀行

儘管布羅克證明這次經濟衰退與別不同,大部分經濟分析師仍按舊例辦事,得出經濟將出現「V」形復甦的結論,實在貽笑大方。所以新冠肺炎只是經濟衰退的催化劑,若不能化解疫情威脅,顧客未能恢復消費信心,就算商家大灑金錢務求刺激需求,這場由需求主導的經濟衰退也難以平息,筆者預計美國至少今年也不能擺脫困境。

自3月以來,美國已有近4800萬人失業,但受惠於經濟紓困方案,大部分失業人士未見收入大倒退,仍依舊購物、繳租及還債,部分甚至發現「食福利」更加着數,所以在6月份僅三成業主斷供按揭,現金仍源源流入經濟體系。

與此同時,個人儲蓄和銀行存款攀升,反映注入商界的現金減少。美國4月份個人儲蓄率攀升至32%,創下歷史新高。即使5月份個人支出增加,個人儲蓄率亦僅回落至23%。換言之,大量可以拯救餐廳、酒店及其他服務業的現金,目前通通存放進銀行。當救市方案(CARES Act)部分紓困措施未來數月屆滿,到時怎麼辦?

為何銀行「水浸」?人口統計學家侯尼爾(Neil Howe)引述《紐約時報》一篇文章,解釋了疑團。侯尼爾指出,在美國芸芸社會階層,最富有者竟最不敢在疫情下揮霍,他們削減開支最狠。有錢人拚命省錢,拖慢經濟復甦步伐。雪上加霜的是,這次經濟衰退獨特之處是「重災區」落在服務業,能否扭轉頹勢取決於消費能力。

侯尼爾認為,驟眼看這次經濟衰退源頭在供應衝擊(supply shock),基於全國封鎖,企業未能生產或銷售服務及商品,從事服務業的小企業或獨資經營公司首當其衝,在富裕市區打工的低收入僱員率先加入失業大軍。服務業由數以百萬計小企業組成,單是餐廳聘用15%美國勞動人口。原本服務業能一力帶領國家走出衰退,現在卻奄奄一息。

不過,侯尼爾引用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組織Opportunity Insights的分析,發現普羅百姓收到紓困支票,通常把錢花掉,收入最高25%家庭卻十分「慳家」,往往把錢存下。

難怪位處高尚住宅區附近的小企業備受衝擊,當中包括高檔時裝店、健身室、水療室、劇院、花店等等。以紐約市為例,曼哈頓區小店業務冷清,尤其上東區(Upper East Side)市道慘淡;相比之下,哈林區(Harlem)和南布朗克斯(South Bronx)的生意則如常。

經濟全靠政府撐

過往步入經濟衰退,個人儲蓄率總會上揚,當中大部分積蓄來自有錢人。有錢人擔憂當前經濟狀況,都不願花錢。

根據Opportunity Insights的數據,美國4月份個人儲蓄率破紀錄,幾乎全由富裕階層進貢。收入最低家庭獲得薪酬保障計劃(PPP)及失業保險(UI)福利,在4月及5月如常消費,反而收入最高25%家庭減少開支。

這次經濟衰退爆發以來,美國逾一半消費開支跌幅,歸咎於收入最高20%家庭,收入最低家庭消費支出僅跌5%,筆者不得不承認政府紓困方案支撐經濟蹣跚前行。

筆者預期,各國政府暫時不敢貿然取消紓困措施,尤其美國11月大選逼近,白宮將繼續推出救市方案以箍住選票。可是世上沒有「免費午餐」,所有紓困方案只屬先使未來錢,將來須付出代價,發展步伐必定因此減慢,面臨通脹威脅,進入經濟蹣跚前行的時代。

作者為著名投資分析專家,其《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John Mauldin擁有極強洞察能力,擅長解構複雜的金融現象,每周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見解,並與擁有6人分析員團隊的Mauldin Economics,一同把John Mauldin對宏觀經濟的幾十年分析經驗結合各大行的投資建議,為投資者精挑細選出投資機遇,並在網站https://www.mauldineconomics.com刊出。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John Mauldin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內容由《信報》翻譯。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