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6月24日

夏草 EJ GLOBAL plus 軟硬中國

人民幣強體增黃金打底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一項對包括央行、公共養老金和主權財富基金合共33.5萬億美元資產的750家機構的研究顯示,一些機構投資者去年增加了377噸黃金儲備。去年最大黃金買家是俄羅斯、哈薩克央行,IMF截至5月底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俄羅斯和哈薩克的黃金儲備還繼續上升。最大買家少不了中國的身影,上述研究指出,中國央行自2015年6月開始增加黃金儲備,在2016年10月增至5924萬盎斯後,連續7個月維持不變。

中國內斂的囤金熱情,頻密地出手買金,不僅僅是因為黃金的避險屬性,以及享受金價持續上漲的溢價。更重要的原因是,要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而致其成為國際硬通貨,需要更多的黃金作為信用基礎。人民幣在去年加入IMF特別提款權後,儘管中國外儲中擁有龐大的美債,但顯然未足以強化人民幣的信用地位,始終紙美金再多也有點虛玄。

怪論:各國壓價助華購金

中國現有黃金儲備偏低,僅為經濟總量0.7%左右,與美國及俄羅斯這一比例接近3%,歐洲地區超過4%相比,無疑是望塵難及。毋庸置疑,這情勢讓中國很是內急,低調密手買金在所必然。可惜買意雖急漲行情卻未必遂意,2016年以來黃金價格累漲近20%,即使屢創新高的美股,將近一年半的漲幅也略輸於黃金。金價高了,中國買意也就轉緩。

一般情況下,央行積極買金,但在市場話語間,都會刻意貶低黃金的市場地位和重要性。中國作為急切買家,也樂見這種情勢,並充分利用這種情勢,黃金漲價自然阻滯中國的增持進程,行情重現中國「買什麼、什麼漲;不買什麼、什麼跌」的規律。面對市場現實及規律,其實中國已及早綢繆,早就立下掌握定價權的雄心,欲以自家開辦黃金交易所,招攬全球生意,達到加入定價俱樂部目的。

近期冒出一個市場的話題,直指國際黃金價格被人為操縱。因為根據專家分析,從紐約商品交易所每日黃金期貨合約開盤價及收盤價看,只要盤後交易中買入,翌日開盤前賣出,就能長期獲得無風險收益,專家由此得出結論,只有人為操縱才會形成如此長期市場規律。這結論頗得認同,反映人為操縱論並非陰謀論,似是學術研究獨立驗證的事實。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誰在操縱國際金價?市場都把目光投向中國。當然是基於人民幣強體需要買金有強烈的動機,亦有買金囤金的強大財力。即使中國有壓低金價、以利吸納的主觀意願,但能否做到是另一回事。有相關專家推測,鑑於中國是全球第二經濟體地位,不能讓其在黃金儲備競賽中落後於其他國家,為此全球各大機構聯手打壓黃金價格,幫助中國以合理價格獲得足夠的黃金儲備。這個奇怪推測背後的邏輯是,只有到中國儲金到足夠高度,人為打壓金價的行動才會結束,當各金融大國同坐一條船, 金價自然會一飛沖天。

各國竟聯手幫助中國打壓金價?專家的推測的確新鮮卻也令人思疑,如果權當相信專家所言,最終目的是因金價飛升而廣為受惠,若然,也反映黃金市場博弈的特殊性。中國要憑藉自主的黃金交易市場體系,達致左右黃金定價權,效果八字未見一撇。在全球範圍,倫敦和紐約是重要黃金定價中心,由西方銀行寡頭掌控,處於壟斷地位。中國想要從「強敵」手上分享定價權,還有很多事要做,很長的路要走。聯手壓低金價以助中國買金之說,可能是市場美麗的誤會。

有沒有豐厚的黃金儲備,關係到人民幣的底子堅實與否。過去的一年裏出現很多政治不確定性,英國脫歐和特朗普帶來巨大的政治衝擊,驅使投資者重返黃金市場,買金面臨價格走高的情勢,尤其國際金融環境面臨轉角期,央行開啟加息縮表進程,對金融產品有複雜而微妙的影響,中國要低價增持金儲, 看來益發困難,欲憑黃金加倉打底強體人民幣,路途仍遙遠。

夏草_香港媒體工作者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